首先是射速,目前的射速每分钟只能射击3到4发,他们希望能更快;其次就是射程了,他们也希望新的加榴炮能够增加一些射程。
“……除了这些,就是能不能更方便一些?”
孟秋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们,示意他们具体说说。
“比如现在的装填方式……”他们详细叙述了一下装填步骤,“……太麻烦,要是步骤简单一点,说不定同样的时间我们就能射击更多次了。”
孟秋将这条在本子上记下,询问道:“还有吗?”
两人见她认真记录,回想了一下平时训练时遇到的问题,又补充了几条。
“还有炮管太长,半路调头不方便,还有牵引车,在大路上行驶没问题,但到了狭窄的山路或者乡下小道,就非常不适应,还有……”
孟秋将他们反馈的意见一一记录:“谢谢你们的建议。”
两人说完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说得有点太多了,挠挠头,有些不好意思。
“孟同志,你们才是专业的,我们都是瞎说的……”
孟秋合上本子,笑道:“当然不是啦,我们是研究人员,你们是真正的使用人员,你们的真实意见,才能让我们的研究不脱离实际。”
她又道了一声谢:“谢谢你们今天的帮助。”
两人脸色微红,连连摆手:“不客气,不客气。”
一旁的韩芸看看师兄妹两个,一个多么有礼貌,另一个唔不提也罢,果然还是小孟可爱啊。
从炮兵师实地考察回来,071项目组的第二次组会就开始了。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设计目标。
孟秋在黑板上写了四点,射程、射速、结构以及重量。
“首先是射程,066的最大射程是17.2公里,咱们的目标是至少达到20公里;其次,射速,至少要提高至5发/分钟;然后是结构和重量……”
大家就这几点讨论起来,经过测算,发现如果要同时实现孟秋要求的,很难实现。
孟秋拧眉想了想,如果现有的没办法实现,那就改!
她想到了《自动武器解析(二)》中提到的一种自动装弹机构,孟秋拿起一支笔,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大致结构。
“如果我们在外部增加一个自动装弹机构,像这样,人工补弹,弹药通过滑轨,输送至炮筒内,这里可以采用链条驱动……整个过程中,可以实现一次性补充多枚弹药,同时在射击时,也可以随时进行人工补弹……”
“原先的步骤是装填弹药,射击一次,再次装填,再次射击。利用自动装弹机构,一方面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性,另一方面,提高了弹药装填的速度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