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3节(2 / 2)

再说,纪元现在的情况,多半是出不去了。

不管能不能出去,对现在的纪元来说都不太重要。

他眼下要做的,便是办好秘佛殿的案子。

此事并入吏部,他被临时拨调过来,自然也跟着吏部一起做事。

说是纪元去办,实际上并不用他动手。

吏部尚书为文渊阁大学士,一直跟随李首辅。

太子,李首辅一向不喜皇上迷信这些东西,此事交到他们手中,办案速度堪称迅速。

纪元要做的,就是在卷宗里面,找出当年修建行宫的档案。

看了这些卷宗才知道,京郊的行宫从化远三十六年开始修建,一直是一位姓王的工部官员在做。

到了化远三十八年,事情有了变化,那位王姓官员调离,死在上任的路上。

一直到化远三十九年,行宫重新修建,由雪灾里背锅的程大人建设。

再到化远四十年前后,程大人也出事,之后又换了两任官员,这行宫才在化远四十年修好。

程大人之后的官员暂且不谈。

先他一步的王大人,倒是蹊跷。

调离,死在流放的路上。

若真有错,或者真的揪出错处,就该像程大人一样,直接下狱。

若只是小错,又不该死在路上。

这期间,一定出现什么事。

纪元面无表情,在思索什么。

纪元余光看到刑部的名牌,眼睛睁大。

化远三十八年,王大人出事那年,不就是 建孟府乃至各地寺庙出事的那一年?

白和尚因此还被留在京城,不能被派官。

三十八年时,各地的寺庙出现和尚强占民田,欺男霸女之事,刑部还调查了很久。

如果这样来看,那一切就说得通了。

“原来如此。”纪元心道。

民间那些寺庙的猖狂,多半跟秘佛殿有关。

这位王大人负责修建行宫,肯定知道内容,也知道皇上信佛。

许多年前,天下间知道皇帝喜爱神童,就有无数神童涌现,这些神童家里也备受瞩目和优待。

得知皇上喜佛之后,那些佛门清静地也不再清静。

化远三十六年开始,一直到三十八年猖狂到被人发现。

甚至白和尚所在的青云寺,也是在那几年期间,敛财愈演愈烈。

一切都是有征兆的。

纪元如今在刑部,翻以前的卷宗并不算难。

关于佛寺猖狂的案件果然就是那几年发生的。

所以王大人被秘密处死。

不直接说出来,是因为此事还是由皇上引起,而且皇上依旧要信佛。

估计也因为这个动荡,秘佛殿彻底被藏起来。

太子跟李首辅的不喜,多半是从这里开始。

纪元看完这些,非但没感觉到轻松,只觉得无奈。

这些事情抽丝剥茧,总算找到源头,找到根源。

神童之事,跟如今的佛宗之事,何其相似。

时间来到化远三十九年。

皇上意外发现极为好用的程大人,不顾程大人深陷雪灾死人之事,让他接替王大人,去修行宫。

此事刚开始还没什么。

后来出了程大人贪污之事,所以被贬谪流放。

可只是贪污,那是不至于的。

里面肯定还有内情。

纪元要调查的便是这些。

有了方向,接下来事情很好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