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罗西基指挥行云流水,边路的莫德里奇也配合默契,两人在完成进攻任务的同时,还常参与防守,大大减轻了卡里克的压力。
“或许可以尝试双核打法了……”
第三个进球来得很快,莫德里奇开出角球。
兹拉坦头球抢点。眼见门将扑空,皮球已经飞过球门线,他开始张开双臂在庆祝……
下一秒,漫天的呼喊和瑞典人一起噎住了。
沃尔夫斯堡的后卫却在球门里把球踢了出去,裁判没有吹进球哨,门前的混战仍在继续!
拉姆也在其中。
他的身高不占优势,所以没有参与抢点,也正因为身高,竟然不知道球曾经飞过门线。他只是看到皮球被人踢到自己脚边,于是又奋力把球踢了回去,皮球再次飞进球门。
被队友抱住的时候,他才知道自己那一脚是补射。
也幸好他没看到球过门线,不然以他的性格,第一反应肯定是跑去找裁判理论……
抹着脸上的汗水,他和兹拉坦开玩笑,“要不这个球还给你,或者一人一半也行!”
比赛到了后半段,罗西基还在场上控制着节奏。
沃尔夫斯堡的阵型都被打乱了,面对斯鲁厄的掠夺无能为力,不得不频频犯规,希望能够多抵御一分钟。
这也让斯鲁厄获得一个任意球。
阿德眼睛一转,对罗西基招手,“托马斯,你来!”
虽然在欧冠中梅开二度,但罗西基在联赛中还没有进球,他没有推脱,爽快地接手。
稳稳罚中,将比分定格为4-0,宣告了斯鲁厄的胜利。
“自从达历山德罗加盟后,人们对沃尔夫斯堡的期待越来越高,不过在斯鲁厄面前,他们还是被打回了原形,整场比赛一边倒,0比4惨败。”
“这场同龄小天才的较量,斯鲁厄多达14次的有威胁进攻,只有1次没有捷克人的参与!”
赛后,《踢球者》第一时间发表了专业的分析——
罗西基一共发动了10次致命传球,而达历山德罗只有一次;罗西基一对一对抗成功率为63%,达历山德罗只有37%。整场比赛,达历山德罗与队友配合一直不流畅,只在触球次数上压倒了罗西基。
很明显,从各项数据统计来看,达历山德罗全面输给了罗西基。
“罗西基制造了斯鲁厄大胜,毫无疑问。其中,最后一个任意球时速达到了88公里,令人惊叹!”